2017年時政熱點:脫貧攻堅需要黨員堅持“多出汗”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每一名黨員都要以脫貧攻堅為己任,在攻克每一道難關時,讓汗水成為“共產黨員”第一身份的見證。
2017年時政熱點:脫貧攻堅需要黨員堅持“多出汗”

首先要心中有民,有為了人民甘愿揮灑汗水的思想自覺。“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唯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其同甘共苦,黨員才能真正與群眾心貼心,才能凝聚全體智慧,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前有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讓日月?lián)Q新顏”,助推蘭考摘掉全國“貧困”的帽子;近有“樵夫”廖俊波,以潤物無聲的魅力、搶抓機遇的魄力,讓政和縣摘掉“省尾”帽子。深刻剖析這些人的言行舉止,我們看到的是這些人最原始的動力,是他們內心牢固的宗旨意識,在“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問題上始終有清醒的認識。
平時要行中有思,讓黨員的汗水和奉獻體現(xiàn)最大價值。“形勢逼人,形勢不等人”,這就要求我們制定每一項扶貧政策、落實每一個項目時,都要擲地有聲,追求效率更要追求質量。但是,個別黨員在扶貧工作中當了“復印員”、“播音員”,對政策的落實不求甚解,導致項目落地打了折扣。這些現(xiàn)象應引起我們的重視,應當引以為戒。時間不等人,加快脫貧攻堅關鍵還要依靠“精準”二字。精準扶貧靠什么?靠的是黨員要因地制宜,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靠的是黨員擼起袖子加油干,但不能是蠻干、傻干;靠的是取長補短,以黨建引領補齊地區(qū)發(fā)展短板。
心態(tài)上要苦中有樂,讓黨員“多出汗”成為一種堅持。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關鍵期,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黨員不能坐在辦公室里“遙控指揮”,那樣容易得“空調病”,而是要俯下身來,多去那些最偏遠的地區(qū),常看望那些最困難的群眾;既要有敢于吃苦、敢于攻堅的勇氣,更要有望聞問切、對癥下藥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黨員出汗多了,身板硬實了,對人民群眾的“感情”自然也就凝實起來。
脫貧攻堅非一日之功,需要黨員持之以恒的艱苦奮斗,更需要全體人民的精誠團結。其中的關鍵是黨員要帶好頭,以愚公移山的毅力攻克扶貧路上的一道道難題。
添加您的專屬公考咨詢師
掃碼免費領取專屬學習禮包

領取資料 咨詢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