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措施:
第一,要加強制度建設和落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做依據,如何整治慵懶風氣?有了制度不落實,如同手握利劍卻不出鞘,如何將庸官、懶官斬落馬下?因此,首先要加強制度、規(guī)章建設,制定對不勝任、不稱職的“懶官”、“庸官”進行組織調整的辦法細則,做到制度化、規(guī)范化,將辦法細則對癥下藥,切實執(zhí)行,讓被治理的人員心服口服,并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職責所在,進而促進工作作風的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讓“治庸”成為有本之木,開花結果。
第二,要和個人考核評價相掛鉤。
現行的干部考核評價往往體現在年終的本人述職上。一個干部,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往往很容易通過群眾和組織的測評和考核。如此以來,很容易出現混日子的庸官、懶官。同時,公眾對領導干部的任命、升遷乃至考核、評價缺乏實質性的權力,使那些沒有“硬傷”的干部沒有壓力、沒有危機感。因此,必須加強監(jiān)督,成立專門的信息通道,讓個人的工作表現、精神風貌、工作效率也能和考核評價掛上鉤,將其與每個人的年終考核優(yōu)劣情況相聯系,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只有這樣“傷筋動骨”才能讓“治庸” 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第三,要充分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
信息要透明,傳播速度要越快,網絡媒體的監(jiān)督日漸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有許多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在網上開通微博,更新工作狀態(tài),網上與百姓溝通,解決問題。通過互聯網,廣大官員被置于人民群眾監(jiān)督的汪洋大海之中,多方面的外部壓力迫使他們不斷地努力改進工作、改進作風、為民履職。機關人員內部監(jiān)督和人民群眾外部監(jiān)督相結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不流于形式。
匿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