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委書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縣政被視為重中之重。中央高度重視加強縣委書記隊伍的建設,并下發(fā)《關于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的若干規(guī)定》,明確新任縣委書記要到中央黨校等國家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接受任職培訓。
今年3月初,全國縣委書記任職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390名2008年11月后任職的縣委書記參加了這期培訓。
現任湛江市委常委、雷州市委書記的李昌梧曾先后4次到中央接受輪訓。李昌梧出身基層,在縣委書記的職位上已經工作了10多年。近日,他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就“如何做好縣委書記”暢談了個人的感受。
培訓日益密集,在中央決策層的視野中,強化縣級政權在行政架構中的地位已刻不容緩。加強縣委書記隊伍的建設,是全國大局穩(wěn)定的基礎。
“縣官”上學
到中央黨校受訓4次
2002年,中央組織全國部分縣委書記進行集中培訓,作為廣東省的7位代表之一,李昌梧參加了這一次培訓,當時他擔任湛江市麻章區(qū)委書記。
記者:李書記,你多次參加中央對全國縣委書記的集中培訓,能介紹一下你參加培訓的情況嗎?
李昌梧:這種培訓我參加過4次,最長的一次為期半年,都在中央黨校。
記者:最早一次是在什么時候?
李昌梧:第一次是在2002年8月,培訓了半年時間,那是中央第一次對全國的縣委書記進行集中培訓。中央黨校專門設立了縣委書記班,重點培養(yǎng)有前途的、短期內能進步的縣委書記,分設了5個小班,總共200多人。
當時我還參加了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的入學考試。那時候我想,既然來了中央黨校,就得好好讀些書。我考的是國際政治專業(yè),條件很艱苦,早晚都讀書,連走路的時候都在背書??荚嚭車栏瘢猩诒粗?,連上廁所都有人跟著。通過入學考試后,我就回來了,一邊在職讀研究生,一邊工作。
2006年,縣委書記們又到中央黨校,參加主題為“新農村建設”的培訓。那時我已經到雷州擔任市委書記兩年了。
2007年12月,全國的縣委書記又一次集中培訓,那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主題是“學習十七大精神”。
高層授課
中央領導 部級干部
記者:2002年第一次培訓主要學習什么課程?
李昌梧:主要是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目的是提高縣委書記的理論水平。當時胡錦濤總書記是中央黨校校長,他給我們作了動員報告,還和我們聊天。2003年2月我們畢業(yè)的時候,曾慶紅出任校長。
記者:誰擔任你們的老師?
李昌梧:平時由中央黨校的老師授課;每到大課,就有中央領導、部級領導來給我們講課,每個月都有兩到三次這樣的大課。半天講課,半天討論學習,還時不時來次考試,我們緊張得不得了。
記者:你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縣委書記集中關注什么問題?
李昌梧:我們分成了好多個組,一組十幾個人。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見解,喜歡講講本地的特色和老百姓的生活習慣,聊聊各地的地情和民情。
學成歸來
用“烏紗帽”促基層干部負責
從中央黨校結束培訓回到湛江后不久,李昌梧于2004年被提拔為湛江市委常委,同年7月,他被派往湛江轄下的雷州,兼任雷州市委書記。
這位“副廳級縣官”上任之時,雷州各種社會矛盾突出,是一個“群眾上訪大縣”。境內各色霸強橫行,涉槍案頻發(fā),治安形勢差,令人“談雷州色變”。
記者:當時雷州黑惡勢力很猖獗,令人“談雷州色變”,治安形勢比較嚴峻。
李昌梧:是的,雷州曾經是一個治安難點,因此省委、市委決定派一個會講雷州話、對雷州比較了解、敢作敢為的人擔任雷州市委書記。我被選上了,感覺責任重大。
記者:這些年來,雷州樹立了廣東省農村維穩(wěn)工作的典型。你總結了哪些經驗?
李昌梧:首先,要把各級領導定位好,鎮(zhèn)委書記、鎮(zhèn)長要管好隊伍,穩(wěn)住上訪人員。如果處理不好,出了問題,就要找你問責。分清責任,把責任落實與各級領導干部的“烏紗帽”掛鉤。近些年來,按照信訪工作責任追究的有關規(guī)定,我們處理過一些鎮(zhèn)委書記、鎮(zhèn)長和村干部,對他們給予免職處理或者調離崗位的處分。
其次,我們按照“誰主管、誰排查、誰調處”的屬地管理原則,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了全面排查,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并通過領導下訪日進行調解,把一大批拖延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妥善解決。
再次,對于各種欺行霸市的違法犯罪活動,從重從快予以打擊。我們還“花錢買平安”,財政撥出??罱鉀Q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
“縣官”角色
一把手影響民風“官風”
事實上,縣委書記李昌梧出身軍營,退役后在商界歷練多年。他有過治理企業(yè)的經驗,曾在短時間內使一家瀕臨破產的糖廠扭虧為盈。他的管理才能就此引起了重視,1993年,李昌梧從廠長的位子上被直接提拔為徐聞縣縣長。他說,“這真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跨越,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考驗”。
1999年8月,李昌梧擔任湛江市麻章區(qū)區(qū)委書記,成為全國眾多縣委書記中的一員。
記者:縣委書記是個十分特殊的角色,從1999年到現在,你就任縣委書記已經有10年之久。你如何看待縣委書記這個角色?
李昌梧:縣委書記不能同一個處級干部相提并論,一個縣少則幾十萬人,多則上百萬人。古語云,“郡縣治,天下安”,中組部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就把縣委書記放到了地方黨組織的重要位置。
縣委書記的每句話、每個行動、每個思維都可能影響到很多人??h委書記有博大的胸懷,看問題、用干部無私無畏,就能使這個地方民風好、干部風氣好。如果一味謀私,這個地方就是死路一條,風氣就會亂,問題就會變多變大。在某些地方,縣委書記控制不了局面,換個人就穩(wěn)住了,就是這個道理。
記者:你認為縣委書記需要具備什么素質呢?
李昌梧:縣級政權是離基層最近的一級地方政權。我認為,作為縣這一級的領導,需要提高擔大任、促發(fā)展的能力。要有博大的胸懷,要無私無畏,有事業(yè)心,有責任感;要有應變能力,靈活和扎實相結合,不固步自封,要敢于作為。
其次,要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面對歷史遺留問題,敢做敢管,敢于面對彪悍的勢力。比如我們到去年為止抓了1000多人,每年抓獲犯罪分子300多人,黑惡勢力一露頭就打,社會治安明顯好轉。我剛來上任的時候,這里有路霸、狗霸、蝦霸、鴨霸、車霸、戲霸、蔗霸、螺霸等一系列的“霸”,這些“霸”現在幾乎全部被打擊、取締和控制了。
權力過大?
縣委書記已成高危職位?
作為一個縣的“一把手”,縣委書記掌握著很大的權力,其行為是否廉潔,對當地風氣有著重要的示范效應。有人說,當前縣委書記已經成為“腐敗的高危崗位”,這一現象引起了學界和中央決策層的關注。
記者:有人說,縣委書記大權在握,這一職位已經成為腐敗的“重災區(qū)”。就你的感受而言,縣委書記的權力是否真的存在過大的問題?縣委書記的權力是否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
李昌梧:縣委書記的權力大還是???這得看你是一心為公還是出于私心。如果當干部只是想“撈”,就不只是縣委書記這個角色容易成為腐敗的“重災區(qū)”。這取決于這個縣委書記本人的素質,而不在于這個職位。身為縣委書記,把錢看淡,把權力看淡,把關系看淡,做事情扎扎實實,“送不要,請不吃”,我相信肯定不會出問題。
縣鄉(xiāng)財政
像一張“頭腳難兼顧的被子”
基層財力不足,縣鄉(xiāng)財政困難,這是當前我國財政體制的現實。在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域經濟缺少支柱產業(yè),工業(yè)發(fā)展緩慢,財政收入捉襟見肘。用李昌梧的話說,是“中央財政喜氣洋洋,地方財政哭爹叫娘”。在欠發(fā)達地區(qū),“財政就像一張被子,這張被子蓋了腳就蓋不到頭,蓋了頭又蓋不到腳,缺口太大”。
記者:最近人們在討論地方財政困難的問題。目前在縣鄉(xiāng)一級,財政困難的問題是不是比較嚴重?
李昌梧: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確存在這個狀況。一方面是因為地方經濟發(fā)展不夠快,另一方面也與財稅政策有一定的關系。比如1000萬元的增值稅,中央拿了750萬元,250萬元留給地方,地方承擔著大量事務性工作,財政卻要依賴轉移支付,這就使發(fā)達的地區(qū)更加發(fā)達,欠發(fā)達地區(qū)更糟糕。對欠發(fā)達地區(qū)來說,我們要“挖地三尺保稅收”,而發(fā)達地區(qū)稅收多,好辦事,從而造成了發(fā)展的不均衡,特別是對經濟基礎薄弱的地區(qū),這個政策很不利于經濟的發(fā)展。
記者:目前雷州的財政狀況如何?
李昌梧:去年雷州市財政本級收入是2.7億元,財政總收入14億多元。但是我們吃財政飯的有3萬人,我們的干部現在平均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今年預算缺口達到2億元,怎么夠?我們的財政收入從2004年的不足1億元翻了一倍多,但與龐大的人口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夠。
我們的財政,就像一張被子,這張被子蓋了腳就蓋不到頭,蓋了頭又蓋不到腳,缺口太大了。比如現在,靠轉移支付,我們財政一年只能給每個鎮(zhèn)3萬元。一個鎮(zhèn)的運作,3萬元怎么夠?
記者:你認為需要進行哪些改革改善縣鄉(xiāng)財政狀況呢?
李昌梧:政策上講,中央現在的政策是,要調動縣鄉(xiāng)大力發(fā)展工業(yè)、培植稅源。但作為一個農業(yè)大縣,招商引資搞工業(y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工業(yè)發(fā)展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稅源少,大量的民生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地方積累的矛盾越來越多,發(fā)展就會越來越困難,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記者:應當怎樣改變這種局面?
李昌梧:地方工業(yè)發(fā)展起來,財稅狀況就能得到好轉。我們現在準備建一個發(fā)電廠,國家批復后,我們的財政狀況會有所好轉。
我想,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發(fā)展單靠地方招商引資是不夠的,我們希望省里能夠有計劃地安排一些工業(yè)項目到偏遠落后地區(qū)來,給予適當的扶持。
我們希望財政政策能夠有所調整,對發(fā)達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實行不同的政策,對欠發(fā)達地區(qū)給予適當的傾斜。對雷州和順德,就應該實行不同的政策。
“省管縣”
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
當前中國的行政架構,是“中央——省——市——縣”四級體制,“省管縣”改革,是要把現在的“省管市—市管縣”模式,改為由省替代市對縣進行直接管理。實行 “省管縣”模式,涵蓋人事、財政、計劃、項目審批等各個方面
李昌梧:推進省管縣體制改革,有利于減少縣域經濟發(fā)展中的審批環(huán)節(jié),提高效率,使政策傳導機制迅速到位,降低“行政成本”,省級政府對縣級政府的責任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為加快縣域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某種意義上,對地市級政府來說,事權變小了,但對生產力的發(fā)展是“松綁”,讓縣市級經濟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經濟體,推動縣域經濟良性發(fā)展。對縣級政府來說,放下來的權力就是生產力,減少了環(huán)節(jié),簡化了手續(xù),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
2010年重慶公務員考試日程 | |
3月26日-31日 | 網上報名 |
4月25日 | 筆試 |
2010年海南省公務員考試日程 | |
3月15日-20日 | 網上報名 |
4月25日 | 筆試 |
2010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3月14日-23日 | 網上報名 |
4月25日 | 筆試 |
2010年內蒙古公務員考試日程 | |
3月20日-25日 | 網上報名 |
4月25日 | 筆試 |
2010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3月27日-31日 | 網上報名 |
4月25日 | 筆試 |
2010年上海市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3月27日 | 筆試時間 |
5月中旬 | 成績公布 |
2010年吉林省春季公務員考試日程 | |
2月26日-3月7日 | 網上報名 |
3月27日 | 筆試 |
2010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日程 | |
3月2日-8日 | 網上報名 |
3月21日 | 筆試 |
2010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日程 | |
3月10日-16日 | 網上報名 |
4月25日 | 筆試 |
2010年云南省公務員考試日程 | |
3月1日-11日 | 網上報名 |
4月24、25日 | 筆試 |